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12 点击次数:60
2024年12月26日,中国公开了两款新型战斗机,被称为“六代机”,西方媒体将其命名为“歼-36”和“歼-50”。这使得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投入六代机服役的国家,令西方感到震惊的是,中国再一次取得了领先地位,现在轮到他们追赶中国。
目前,参与六代机研发竞争的国家除了中国、美国和俄罗斯外,还有两个多国合作项目。其中之一是英国主导的全球作战航空计划,也称为“GCAP”项目。最初被认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,在其他国家尚未讨论六代机时,英国已率先公开了代号为“暴风雨”的六代机模型,此后又与日本和意大利合作,将其升级为联合项目。
如今,英国在中国领先的形势下感到焦虑。2025年1月14日,一名英国议员建议对“全球作战航空计划”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,认为GCAP项目需要“突破常规”,以便在2035年前交付GCAP战斗机。这一紧迫感源于中国六代机试飞的进展,同时也体现出超过美国的心态。目前,美国空军的NGAD六代机项目因为成本过高而遭遇困境。
英国的信心并不小,但在印度媒体《欧亚时报》的报道中却直言英方犯了重大错误,原因在于GCAP项目的进展一直不如预期,频繁推迟。实际上,“暴风雨”项目推出并不算晚,在2018年的范堡罗国际航展上,英国已经高调展示了“暴风雨”战斗机的全尺寸模型。但随后的发展遭遇不少障碍,由于资金短缺,因此才寻求日本和意大利加入合作,直到2022年GCAP联盟成立,这个项目才算得以正式确定。
印度媒体《欧亚时报》指出,GCAP项目存在诸多问题,预计至少需要10年才能进行首次飞行,这一预期并不算悲观。2024年时,英国在《战略防御评估》中对GCAP项目没有给予重视,并在同年10月削减了该项目的资金。目前经费不足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。根据英国自身的估计,该项目将消耗国防预算中的相当大部分,因此无法确保2035年的服役目标。从英国的经验来看,成本很容易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,同时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。此前有报道称沙特可能会参与GCAP项目,但沙特尚未就此发出任何官方声明,这些消息只能归为传言。
目前,英国的议员们希望增加研发资金,以进行“有效的协调与良好管理”,并通过多种手段来加快进展。其中一个建议是采用整体招聘和留用策略,将参与“台风”项目的人士转移到GCAP项目。目前为止,参与这一项目的三个国家仅批准了GCAP计划,但具体实施仍存在问题。这主要涉及三国协作,而核心企业则包括日本的三菱重工、意大利的莱昂纳多及英国BAE系统公司,因此如何进行有效协调成为了一大挑战。由于国际合作开发,项目延期已成常态,而且尚无提前完成案例可供参考。
最初,英、日、意三国曾声明GCAP项目计划于2027年进行首飞,并在2035年正式服役。然而,在2024年7月的范堡罗国际航空展上,新的概念模型首次亮相。这意味着最终设计尚未确定,因此无法保证会如期在2027年首飞。根据一位英国议员的说法,目前此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,现在能够采取措施使该计划正常推进。也就是说,设计方案尚未明确,而推出的概念模型正是对此最好的证明。一旦方案得到确认,再进行详细设计和原型机制作,很可能需要十年的时间也并不算长。
首飞可能还需要10年的乐观预测,而美国对六代机的设计尚未有清晰的方向。对于英日意三国在设计上的一致性,有谁敢言相信呢?目前这一切仅停留在构思阶段,GCAP项目并不仅是单一的战斗机,而是一个综合作战系统,战斗机只是其主要组成部分,还包括无人机制、复杂传感器,以及由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支持的数据网络系统。这些都是概念性的,目前要将其转变为具体设计方案,并实现实体化。如今提到的一些技术仍未达到成熟,其涉及到的集成传感器阵列、智能武器系统等具体研发进展,各方对此也没有明确说明。
在中国的六代机曝光后,西方国家感到措手不及,意识到需要加快自身六代机项目的发展。然而,要追赶甚至超越中国的进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。开发一款先进战斗机牵涉许多因素,中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并非偶然,而是其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。
#冬季旅游去哪里#